个人简介
晏善成, 男, 教授, 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,1981年9月生, 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,获工学硕士学位, 201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, 获工学博士学位。2010年5月起在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工作,2010年讲师,2012年硕士生导师,2013年副教授,2020年教授,2021年博士生导师, 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做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(合作导师施毅教授), 2013年8月到2013年9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系(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创立)短期访学,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美国伯克利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学,201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,2014年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,2014年校鼎新学者,2015年省六大人才高峰称号,2021年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,2021年江苏省第六期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培养对象,2021年校华礼创新人才计划(领军人才),中国微米纳米学会高级会员,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,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会员,江苏省材料学会会员,IAAM(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) Fellow,院实验中心主任,Materials Express期刊(SCI期刊)编委,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(2022-2025)。
研究方向及主要成果
研究方向:1.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;2.二维原子材料及其光电性能;3.纳米生物传感器
主要成果:至今以第一作者或是通讯作者发表在Nano letters(3篇,其中1篇为封面文章) ,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, ACS Nano, Nano Research(2篇), 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,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等学术刊物上,发表三作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。已发表SCI/EI检索122篇学术论文, 其中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 SCI 88篇, 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 EI 12篇, 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被邀请写作三篇SCI综述研究论文, 以第一作者被邀请写作一篇关于纳米线传感器方面的EI综述研究论文, 申请/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(已授权7项)。论文已被引用1800余次, 博士期间获得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资助、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对象基金资助,获得2011年度东南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荣誉称号,获得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,获得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开放工作优秀指导教师,获得2013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资助,获得2013/201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设计(论文)省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,获得2016/2017/2018/2019年南京邮电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,获得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(排1),获得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三等奖(排1),主持2项国家级项目(No.62274093,No.61991431),参与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(2018YFA0209100, 首席秘书),主持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(No. M35051),主持完成国家青年基金项目(No. 61205057)、全国博士后第五批特别资助基金(No. 2012T50488)、全国博士后基金(No. 2011M500896)、江苏省博士后基金(No.1102015C)、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(No.12KJB180009)、校科研基金培育项目(No. NY213185)、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(No. 2011-2)、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(No. BJ211005,BK216001)、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(No. M28005, No. M31017),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(No. NY210083)、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项目(No. 2014XZZ07; No. 17032SG1314; No. 17032ZZ1112)、横向项目(No. 2011外54; No. 2012外31; No. 2013外20;No. 2016外04)、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(No. JG03210JX60),并且参与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No. 20875014)和作为科研骨干参加完成一项973项目(No. 2007CB936300)的研究工作。
联系方式
Email:yansc@njupt.edu.cn